2023年12月,国家网信办发布《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深度合成信息内容标识管理办法(征求意见稿)》,首次明确将"AI换脸"纳入法律监管范畴。其中第17条规定:未经授权制作明星换脸视频,情节严重者可处3-7年有期徒刑。这一立法动向直接回应了近年来爆发的AI换脸技术滥用事件。
根据DeepTrace Labs报告,2022年全球深度伪造视频数量同比增长330%,其中娱乐明星成为最大受害者。某电商平台数据显示,"明星换脸"定制服务价格从50-5000元不等,部分商家月销量超过2000单。典型案例包括:
征求意见稿首次建立分级处罚体系:
值得注意的是,草案第9条要求所有AI生成内容必须添加数字水印,这将成为未来执法的重要技术依据。
头部互联网平台已开始部署反制措施:
平台 | 检测技术 | 准确率 |
---|---|---|
字节跳动 | 光影分析算法 | 92.7% |
腾讯 | 微表情检测 | 88.3% |
法律专家指出,新规实施后可能面临数字证据认定难题,建议参照欧盟《人工智能法案》建立第三方认证机制。
第十七条 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利用深度合成技术实施下列行为:
(三)未经同意使用他人肖像进行面部替换,造成严重社会影响的,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...
该立法草案公示期至2024年1月15日,公众可通过网络立法建议平台提交意见。随着技术迭代加速,如何在创新与监管间取得平衡,将成为长期议题。
(责任编辑:百科)